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良工巧作:伊勢文化財團藏日本明治時代金屬琺瑯及刺繡

視覺藝術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書畫篆刻

地點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開始日期

2013/07/06

結束日期

2013/09/01

子分類

書畫篆刻

地點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開始日期

2013/07/06

結束日期

2013/09/01

良工巧作:伊勢文化財團藏日本明治時代金屬琺瑯及刺繡

簡介

簡介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深感榮幸,為日本東京伊勢文化財團所藏之金屬琺瑯及刺繡舉辦展覽,共展出金屬琺瑯五十六件及刺繡十六件。這些明治時期(一八六八至一九一二年)的珍貴文物,以千錘百煉的非凡技術和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見稱。

十九世紀下半葉,隨著江戶幕府的沒落,取而代之的幕末時代(一八五三至一八六七年)實行門戶開放政策,並使日本由孤立封建之國,進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然而,社會的急速發展與工業的現代化,並沒有使得日本傳統工藝萎縮衰頹,反倒是年輕的明治天皇在一八六八年即位後,瞭解一些諸如金工、漆器、琺瑯、陶瓷和刺繡等歷史悠久的手工藝品,則正好在開放的國際消費市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爾後,金屬琺瑯(七寶燒)被納入日本皇室收藏,此類御製品通常帶有菊花紋章,藉此暗示其為日本天皇贈予外國使節、王室成員,以及從事本土及海外貿易商人所訂製的禮品。日本製作商更定期在當時的歐美舉行國際博覽會,從中陳列技藝繁複與創意新穎的工藝精品;其中名古屋七寶工藝店的產品更於一八七三年在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首獎。而在眾多金屬琺瑯技法中,由梶常吉(一八零三至一八八三年)於一八三三年燒製成功的有線七寶出現意義性的發展。這是一種在金屬胎上以精工細作的金、銀、銅線掐絲起線,之後再施以琺瑯釉料燒製而成的一種裝飾藝術。繼而於一八六八年,塚本貝助(一八二八至一八八七年)又在陶瓷胎上掐金銀絲施釉焙燒,成功製作瓷胎掐絲琺瑯;濤穿 助 (一八四七至一九一零年)則在十年後的一八七九年創製無線七寶,此法更使山水圖案的輪廓更趨自然流暢。

正如七寶燒一樣,日本刺繡亦始自奈良時代(七一零至七九四年),其以工藝嶄新聞名於世,並見證了日本和西方在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的藝術交流。自奈良以迄江戶時代(一六一五至一八六八年),染色技術不斷改善,女紅藝師以針代筆,在紡織品上繡以帶有光澤的絲線,從中呈現傳統繪畫般的紋樣,並促成「刺繡畫」的發展。在綾羅綢緞上利用絲紡及金銀線刺繡,再加上其他紡織材料和技法,重新演繹傳統構圖的圖形符號,如此所製成的繡品,更成為現代風行世界的珍貴手工藝。

我們感謝伊勢文化財團提供是次公諸同好的機會,並首度同時展示兩種截然不同,卻兼具尖端技術與無限創意的藝術。這些色澤耀眼的展品,十足印證了世界的社會民生在十九世紀末期的轉變,同時也反映當時中產階級對奢侈品的嚮往。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出版的《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2013》。

資訊

室內/室外

室內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