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藝」和「舞蹈」之間,需要甚麼連接詞?
藝術類別 :
舞蹈
年份 :
2017
2012年,「巴塞爾藝術展」收購「ART HK」藝術博覽;2014年,第一屆「Art Basel Hong Kong」萬人空巷,然而ART HK沒有退場,只是換了場地日期,緊接在Art Basel之後。此後每年三月的香港,兩個大型的藝術博覽在大量打著「藝術」旗號,令活動簇擁之下,儼然成為「文化之都」的標誌。本來,藝術品交易在香港一直活躍,唯與市民生活關係不大,但從2014年起,「藝術」便成為消閒選擇,報章雜誌爭相報導,甚至開始設專題介紹「展覽攻略」。同時隨巴塞爾而來的,是更多外資畫廊在香港開設分店,舉行對公眾開放的展覽。 在2014至2017年,每年有紀錄的視藝展覽高達1,095至1,391場之間,平均每天有三至四場,這使如何在展覽開幕或/及舉行期間吸引眼球,成為畫廊的重要工作。
標籤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油街實現; 民藝復興; 藝們; 永天台; 《Disposed To Add》; 《再見它房子︰舞台餘韻》; 《動靜不失其時》; 《牽牛花》; 《玫瑰行──俞若玫著作分享及即興舞蹈》; 《都會部落》; 何明恩; 何靜茹; 余美華; 俞若玫; 含蓄; 廖月敏; 徐奕婕; 曾詠暉; 李偉能; 李嘉雯; 林偉源; 林子傑; 林嵐; 梁天尺; 梁秀妍; 王榮祿; 白濰銘; 盤彥燊; 盧敬燊; 盧淑嫺; 肖呈泳; 莫嫣; 蔡穎; 趙靖雯; 鄭得恩; 陸浩明; 顏堅輝; 黃蘊芝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